摘要:瑞穗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年底被视为日本央行最早可能加息的时点。根据8月8日公布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摘要,日本央行在物价方面的表述较为鹰派,包括“与以往不同,当前实际通胀与通胀预期持续上升,并伴随企业利润和工资的增加”,以及“价格上涨的第二轮效应更可能出现,基础通胀正在上升”。部分理事会成员——可能偏向鹰派——主张尽早加息,认为“从风险管理角度看,应及时上调政策利率”,“央行不能过于谨慎,以免错失加息机
瑞穗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年底被视为日本央行最早可能加息的时点。
根据8月8日公布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摘要,日本央行在物价方面的表述较为鹰派,包括“与以往不同,当前实际通胀与通胀预期持续上升,并伴随企业利润和工资的增加”,以及“价格上涨的第二轮效应更可能出现,基础通胀正在上升”。
部分理事会成员——可能偏向鹰派——主张尽早加息,认为“从风险管理角度看,应及时上调政策利率”,“央行不能过于谨慎,以免错失加息机会”。
与此同时,不少观点显示,日本央行计划花更多时间评估美国关税对经济的影响。有意见指出,“即使日美在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日本经济增长放缓和基础CPI改善延迟的基本情景不变”,“目前来自各经济体的相关数据不足,无法精确判断贸易政策的影响,应等更多数据可用后再做决定”。
部分意见还具体提到,“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评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如果美国经济所受冲击小于预期,日本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或许最早可在年底退出观望立场。
瑞穗认为,尽管媒体强调了“最早在年底退出观望立场”并解读为鹰派信号,但这一时间表并不意味着日本央行急于加息。“两到三个月”的评估期和“最早年底”退出观望,暗示下一次加息不会早于12月,降低了9月或10月加息的概率(但也未完全排除10月加息的可能)。与市场当前约40%的10月加息概率相比,这一表态更偏鸽派。
另有意见建议,日本央行应将沟通重点从基础通胀转向实际通胀,强调“应关注实际物价走势、物价前景、产出缺口和通胀预期”,“随着基础通胀接近2%,实际通胀的重要性提升”。
虽然这些观点带有一定鹰派色彩,但考虑到大米及其他食品价格的基数效应消退、美元兑日元可能见顶,观测到的通胀或显著回落,这反而可能限制加息的空间。
瑞穗总结称,是否再次加息的关键取决于到2025年底通胀的回落幅度,而年底被视为最早可能加息的时间点。在评估关税影响期间,通胀更可能明显下降,从而增加加息难度。
此外,瑞穗表示,美国就业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趋软,这有助于美联储恢复降息。考虑到被视为鸽派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有望接替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9月降息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市场已计入降息概率超过90%。虽然降息预期进一步升温的空间有限,但这种预期短期内难以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瑞穗的日本同行野村证券也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提前至9月,原因在于通胀放缓及就业市场出现初步疲态。
野村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25个基点,12月和2026年3月各再降息25个基点,并认为9月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较低,因为“尽管劳动力市场放缓,但压力迹象不明显,整体金融环境仍然宽松”。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