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清算银行(BIS),作为全球央行的央行,近日对稳定币潜在的风险发出严厉警告,呼吁各国央行加速推进本国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发行。BIS强调,稳定币在现有监管框架之外,存在诸多威胁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的隐患,尤其在透明度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引发一系列系统性风险。BIS的经济顾问Hyun Song Shin详细指出,稳定币缺乏传统央行法定货币所具备的结算功能,其运作模式类似于19世纪美国自由银行时期发行的私
国际清算银行(BIS),作为全球央行的央行,近日对稳定币潜在的风险发出严厉警告,呼吁各国央行加速推进本国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发行。BIS强调,稳定币在现有监管框架之外,存在诸多威胁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的隐患,尤其在透明度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引发一系列系统性风险。
BIS的经济顾问Hyun Song Shin详细指出,稳定币缺乏传统央行法定货币所具备的结算功能,其运作模式类似于19世纪美国自由银行时期发行的私人银行券,不同发行商之间的汇率可能不尽相同,存在较大的兑换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稳定币遭遇崩溃,作为其背书资产的价值很可能会被迫低价抛售,就如2022年著名的TerraUSD(UST)和LUNA事件所揭示的那样,造成市场剧烈动荡。
除了资产支撑的波动风险,稳定币的监管和控制权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以市场占有率超过半数的Tether为例,其在欧盟面临新出台的稳定币运营许可要求后,选择退出该区域市场。BIS副总经理Andrea Maechler强调,稳定币的核心问题在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足,特别是资产支持的质量、资金是否真实存在以及这些资金的存放地点,都成为持续影响市场信心的关键因素。
这一警告的发布正值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为美元挂钩稳定币设立监管框架法案的前夕。当前,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几乎垄断了市场,约占整体稳定币流通市值的99%,总规模超过2600亿美元。此消息一出,市场反应迅速,包括Circle在内的主要稳定币发行商股价应声下挫,美股开盘即重挫超过7%,反映出投资者对稳定币风险的高度敏感。
面对稳定币所带来的复杂风险,BIS呼吁央行采取积极且“大胆”的应对策略。建议推动数字化中央银行货币体系的建设,将央行储备、商业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这种数字化平台不仅能保障央行货币作为全球支付主导工具的地位,还能实现跨境货币和债券的互操作性,提升金融系统整体的效率和安全性。
数字技术的应用将使支付与证券交易实现近乎实时的结算,显著减少传统流程中繁琐且耗时的检查环节,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数字平台也为创新金融服务打开了大门,能够支持“可编程货币”和自动化交易,从根本上提升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这对于防范稳定币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维护全球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BIS的警告不仅揭示了稳定币当前面临的多重风险,也为各国央行指明了数字货币发展的方向。只有加快构建安全、透明且高效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体系,才能有效抵御稳定币可能带来的冲击,保护货币主权,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