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24日释放关键信号,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冲击“比预期温和”,且缺乏明显通胀压力,美联储可能恢复降息路径。这一表态呼应了近日美联储内部两名特朗普任命的官员——监管副主席鲍曼和理事沃勒的立场转变,二人首次公开支持7月降息,理由从“警惕通胀”转向“担忧就业市场疲软”。倒戈与博弈:政策天平倾斜 - 鲍曼的转向:曾以“鹰派”著称的鲍曼24日宣称,若通胀压力受控,将支持“下次会议尽快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24日释放关键信号,称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冲击“比预期温和”,且缺乏明显通胀压力,美联储可能恢复降息路径。这一表态呼应了近日美联储内部两名特朗普任命的官员——监管副主席鲍曼和理事沃勒的立场转变,二人首次公开支持7月降息,理由从“警惕通胀”转向“担忧就业市场疲软”。
倒戈与博弈:政策天平倾斜
- 鲍曼的转向:曾以“鹰派”著称的鲍曼24日宣称,若通胀压力受控,将支持“下次会议尽快降息”,强调关税影响滞后且微弱,政策焦点应转向劳动力市场风险。
- 沃勒的呼应:作为特朗普属意的下任主席候选人,沃勒上周五突然改口,称因担忧就业市场“过度疲软”,可能支持7月行动。此言令市场对7月降息概率押注从30%飙升至75%。
二人立场*鲍威尔的谨慎观望形成反差。尽管特朗普4月加征关税后,鲍威尔多次警告政策“不确定性过强”,但如今党内压力正瓦解美联储统一战线。
特朗普的“双刃剑”:施压与妥协
总统近期策略更显凌厉:
- 降息勒索:要求利率从4.3%骤降至1%-2%,声称每年可“省下1万亿美元利息”,并威胁鲍威尔为“白痴”,扬言“换帅”;
- 法律困境:最高法院5月明确裁定“美联储主席非总统可随意罢免”,迫使特朗普转向“影子主席”战术——提前释放接班人信号以架空鲍威尔权威;
- 关税牌软化:商务部长等幕僚配合造势,淡化关税通胀影响,为降息铺路。
滞胀阴影与制度危机
美联储的困境本质是政治与经济的撕裂:
- 若屈从降息,可能重蹈1970年代“尼克松-伯恩斯”覆辙——政治干预引发14.8%恶性通胀,最终需经济衰退疗伤;
- 若坚持独立,则成经济放缓“替罪羊”。特朗普已构建问责叙事:“衰退责任全在美联储”。
鲍威尔今日国会听证会成为关键一役。其任期仅剩不足一年,而特朗普正物色“愿顺从总统意志”的继任者。若央行独立性彻底瓦解,美元信用基石或将崩塌——正如土耳其央行屈服埃尔多安后里拉十年贬值90%的警示。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