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款好的策略,应该能够从深度和广度上尽可能的适应行情,过多的人工干预并不可靠,尽量不干预。
对于有做过外汇交易的朋友应该知道,想要持续盈利就应该有自己的交易策略,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执行力的人但又想有EA软件代替人工下单,那么同样需要一个好的策略来支撑你的EA软件,外面市场上的EA种类有很多,但是你对外汇EA了解多少呢?对外汇EA所使用的策略了解多少?今天就跟大家共同讨论EA软件策略问题!
1、优秀的策略能够适用不同的品种,单品种策略未来失效概率较高
EA只能在一个品种上取得好的业绩,这只能说明行情好,不是策略好;
EA能在多个品种上取得好的业绩,这说明策略好,能够用于多种行情;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策略EA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比如一些趋势EA,只能应用于镑日这种波动性较大的品种,换成欧美等产品就失去了效果。
比如震荡EA,只能用于欧镑,澳瑞等产品,用在镑澳,镑加上又不能够使用。
这种适用性比较窄的策略,很容易受到参数过度拟合的影响。未来的行情是不可预测的,非常规波动出现的概率是一定有的,适用面过窄的策略,未来失效的概率较高。
2、单一策略的不稳定性,多策略组合才是制胜的“圣杯”
行情并无好坏之分,传统理念中,传导的观念是只有趋势才能够赚钱。似乎专业交易者都在做趋势交易。
其实并不然,交易市场70%的时间都处于随机震荡过程中,真正出现明确趋势的只有30%的行情,一些大级别的趋势,甚至可能是几年才出现一次的,显然,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大趋势的到来。
趋势行情和震荡行情,都是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工交易由于思维的惯性,很难实现两种行情都做,所以成功的交易者,他们往往只会抓取其中一种行情。
程序化交易,没有人类的弊端,思维惯性并不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实现趋势和震荡两手抓,全面提高策略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趋势:不加仓,采用不同周期进行趋势强度判断入场方向,支撑阻力位置判断入场点位。大周期反向反转或者趋势强度减弱出场。
震荡:不加仓,根据多周期的趋势强度指标屏蔽大趋势行情,在市场进入震荡区间后入场进行高抛低吸操作。
3、拒绝马丁,不做网格,不做加仓和抗单策略
坚决不做网格交易和马丁策略,任何风险不可控的策略都不会采用。
对于加仓,不做尝试,加仓导致头寸的变大,在遇到大波动时,很容易导致大幅度亏损。
专业交易者的关注点是风险和规模,而业余投资者更注重收益和时间。
不管震荡策略还是趋势策略,都不会抗单,只要满足条件,不管盈亏都会出场。
4、中线交易,提高期望值,降低交易成本
过度频繁的交易,将大大提高交易成本,有时候,打败交易策略的并不是胜率,而是频率。
参考投行的持仓时间,专注于中线交易,提高每笔交易的获利点数,提高期望值。
其中:
趋势平均持仓时间为57个小时,震荡平均持仓时间为90个小时。
趋势策略交易品种总共交易11个货币对
分别为:
直盘:EURUSD(欧美),AUDUSD(澳美),USDCAD,(美加),USDJPY(美日)
交叉盘:GBPJPY(镑日),GBPAUD(镑澳), GBPCAD(镑加);
EURJPY(欧日),EURCAD(欧加),EURAUD(欧澳),EURGBP(欧镑)
震荡策略
趋势策略交易品种总共交易10个货币对
分别为:
直盘:EURUSD(欧美),AUDUSD(澳美),USDCAD,(美加),USDJPY(美日)
交叉盘:GBPJPY(镑日), GBPCAD(镑加);
EURJPY(欧日),EURCAD(欧加),EURAUD(欧澳),EURGBP(欧镑)
一款好的策略,应该能够从深度和广度上尽可能的适应行情,过多的人工干预并不可靠,尽量不干预。
对冲EA的原理都很简单,因外汇市场很多货币都是同涨同跌的,比如AUDUSD NZDUSD,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同涨同跌的,如果有一天AUD涨了好多,NZD没有涨,那可能是NZD滞涨了,迟早会追涨上去,这个时候,我们就AUD做空,NZD做多,这就是在做对冲。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近日一起精心设计的"名人投资骗局"在新加坡引发关注。一名七旬老人险些将毕生积蓄1万新元(约3.3万令吉)交给冒充知名慈善家的诈骗团伙,所幸在最后关头识破骗局。此案不仅揭露了新型社交工程诈骗手法,更凸显老年群体面临的金融安全危机。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中,外汇交易和加密货币交易已成为最受投资者关注的两大领域。它们都提供24小时交易、杠杆操作等相似特性,但在市场结构、风险特征和投资逻辑上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两种交易方式的异同,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投资选择。
在金融市场中,交易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许多人误以为交易是“预测涨跌”的赌博,或者是“低买高卖”的简单操作。然而,真正的交易远比这复杂得多。
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近日发布紧急公告,揭露市场上出现冒充该交易所品牌的欺诈行为,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金融投资安全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