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来西亚今年11个月发生5685起投资骗案 骗子最爱用Telegram 警惕!
吉隆坡17日讯 — 根据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部总监拿督斯里南利的报告,今年截至11月,网络投资诈骗者大多利用Telegram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诈骗。
南利指出,共有1832起案件发生在Telegram平台上,其次是面子书(1436起)、WhatsApp(1378起)及Instagram(145起),还有417起案件涉及其他平台,477起案件则是在面对面交流中发生。
南利在今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截至本月15日,警方共接获30,724起商业罪案报案,涉案金额达27亿7432万430令吉。其中13,721宗案件已被提控上庭,占总案的45%。
同一时期,警方共接获6,909宗涉及电商诈骗的报案,涉案金额高达6,219万6256令吉39仙。其中,通过面子书的诈骗案件最多,多达3,457宗,其次为WhatsApp(1,168宗)、TikTok(800宗)及Telegram(771宗)。
南利还提到,鉴于过去三年非法放贷案件逐年递增,警方已展开行动打击相关犯罪,今年这些案件有所下降。“2021年开始,共有977宗案件记录在案,到2022年增至989宗,2023年更是增至1162宗,而今年截至11月则发生981宗。”他表示,为了抑制案件上升趋势,警方在2021年至上个月,共逮捕了4,737人。
南利呼吁公众保持警惕,避免轻易被社交媒体或其他在线平台上宣传的投资机会所吸引。“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诈骗的受害者,无论其身份或职业如何。因此,我们建议公众通过马来西亚皇家警察、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证券委员会等可信的机构仔细核实任何投资机会,”他说。
他还鼓励公众通过商业犯罪调查局在Facebook、Instagram和TikTok上的平台关注最新的商业犯罪手法,以提高警惕。
这一报告强调了网络投资诈骗的严重性以及社交媒体在其中的作用。公众应提高警惕,在参与任何投资之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以保护自己的财务安全。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近日,大马交易所(BURSA)爆出骇客入侵事件,多名投资者的交易户头遭未经授权使用,出现异常买入股票的情况,令市场对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产生严重疑虑。
一名工厂职员因参与Telegram上的虚假投资计划,损失了高达RM130,000。该骗局承诺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回报,引诱受害者进行多次银行转账。
848年,加州萨特磨坊发现黄金,消息迅速传开,成千上万人涌向加州,梦想一夜暴富。随后,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地也爆发了淘金热。
近日一起精心设计的"名人投资骗局"在新加坡引发关注。一名七旬老人险些将毕生积蓄1万新元(约3.3万令吉)交给冒充知名慈善家的诈骗团伙,所幸在最后关头识破骗局。此案不仅揭露了新型社交工程诈骗手法,更凸显老年群体面临的金融安全危机。